小米、理想等车企发布购置税补贴方案,抢占政策调整窗口期
距离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仅剩两个月,多家车企“自掏腰包”为消费者兜底差价。
“现在锁单,即使明年交付,也能享受今年的购置税优惠。”多家车企的销售人员近期都在传递类似信息。随着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进入倒计时,小米、理想、蔚来等车企纷纷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以锁定潜在消费需求。
根据2023年发布的政策,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
而2026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新能源汽车则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01 政策变革:购置税减免力度逐步收紧
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至今已超过十年。这一长期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按照政策规定,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计算公式为10%×[发票价÷(1+增值税率13%)],4S店一般提供给消费者的快捷计算方式为车辆发票价÷11.3。
一位新能源汽车门店经销商举例说明:“以购买一辆发票价为33.9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为例,需要缴纳购置税为3万元,在购置税减半征收期间该车型将缴纳1.5万元购置税。”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1.5万元补贴最高限来计算,新车发票价在33.9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在2026年需缴纳的购置税将超过1.5万元。
此外,今年10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明确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航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进一步收紧了优惠政策的技术门槛。
02 车企应对:多家品牌推出购置税兜底方案
小米汽车在10月24日发布“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方案覆盖小米全系车型。
根据该方案,在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完成锁单的消费者,因小米汽车的原因导致车辆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
理想汽车则针对其新车型i6推出了购置税补贴方案。在10月31日前完成锁单后,因理想汽车的原因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消费者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理想汽车相关人士表示,将通过尾款现金减免的形式进行补贴。
蔚来汽车早在9月20日全新ES8上市时就已推出类似兜底方案。
蔚来为今年12月31日(含)前完成锁单全新ES8的订单提供购置税差额补贴券,如因蔚来原因导致车辆在2026年交付,消费者可使用补贴券抵减车价,至高可抵扣1.5万元。
除上述车企外,极氪、问界、奇瑞、长安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类似政策。
极氪的补贴政策针对不同车型设置了不同的锁单期限,其中极氪9X和焕新001需在10月31日前完成锁单,而焕新极氪7X则可在11月30日前完成锁单。
03 背后原因:交付周期与市场策略的双重考量
车企推出兜底方案与自身产能爬坡、交付时间较长直接相关。
以小米YU7 PRO为例,目前锁定订单预计交付时间42—45周。这意味着,现在购买小米YU7 PRO车型的消费者很可能需要在2026年才能提车,届时将需要缴纳购置税。
一位小米汽车销售人员表示,按照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标准,购买小米YU7 PRO车型,要缴纳的购置税金额约1.2万元。
同样,理想汽车i6车型的预计交付时间为16—19周,排产已至明年。一位理想汽车销售人员透露:“‘十一’期间交付订单就已排至明年2月,每天试驾时间都是排满的,订单量持续攀升。”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表示,表面看最近一波“购置税兜底”方案是车企让利消费者,实际上是政策变化、产能爬坡以及年底冲量叠加的结果。
他进一步指出:“这不是‘补贴用户’,而是提前抢市场、锁增长、稳现金流。谁能率先让消费者‘提前下定’,谁就能在2025年收官战中赢得主动。”
04 市场影响:四季度车市加速放量
随着四季度车市传统冲量期到来,厂商与经销商已进入备战状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上半月,车市集客情况相比9月上半月上升35.4%,较9月下半月上升12.3%”;订单情况相较9月上半月上升13%。
另一组数据显示,今年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环比实现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今年车市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购置税政策退坡有望推动四季度市场表现,尤其在12月可能出现‘翘尾’行情。”
她进一步分析,若四季度车市能够保持5%的增速,预计全年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2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
此外,郎学红还指出:“明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提高技术门槛,要求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航里程不低于100公里。部分车企未提前预判,需四季度集中清理低续航里程库存车型。”
这也促使部分车企加大促销力度,以清理不符合新技术要求的库存车型。
05 消费者反应与行业展望
面对购置税政策调整,消费者的反应各不相同。看到购置税政策调整相关信息后,计划在近期购车的王明选择购买现车。
他表示:“现车可以保证提车时间,不用担心明年提车遇到购置税调整的情况。”
而计划购买新能源车的北京某公司职员叶聪则告诉记者:“最近太冷了,想周六日开车带孩子外出。3—5周的提车时间还能接受。”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
《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从1—9月市场实际表现来看,汽车产销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其中,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在选择不断增多的车市中,消费者在考虑购置税政策调整下,会重新计算成本,这就可能会调整购车方案。这也让不少交付时间过长的车企面临被竞争对手抢单、消费者跑单的情况。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6年调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会导致消费者在今年年底前集中购车。
今年第四季度不仅是我国汽车市场迎来政策红利释放的“黄金窗口期”,还是“银九金十”销售旺季和年末,各大车企正抓住这一关键节点全力冲量。
|
|